海的能量,催生产业新高地
——东部新区发展实体经济纪实
本报记者 柳文岳 江倩倩 陈舒丹
三十余年,沧海变桑田;四年,从不毛之地到投资兴业、经济转型的热土。
这是一片朝气蓬勃的土地,这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新区,它倾注了城市的梦想,承载着温岭的希望。
作为我市新一轮改革发展的主战场,东部新区自成立之日起,即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定位产业集聚区、城市副中心、滨海生态城,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平台和新一轮快速发展的增长极。
四载筚路蓝缕,四载栉风沐雨。东部新区坚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抓基础建设、招商选资、开工投产,累计已投入开发建设资金20亿元,引进企业31家,新区面貌为之一新。
东部眺望:
争先进位桥头堡
纵横百里平川
驱车经石松一级公路进入40米宽的港湾大道,感受着一马平川、驰骋疆场的快意。这里,就是浙江省海洋经济格局中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岭东部新区。
这块36.9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正在发生着巨变:
北片工业集聚区,目前投资建设方兴未艾,已引进27家企业。这里重点发展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依托温岭本地传统产业优势,对接国内外大型生产集团,加快转型升级,打造3个总占地5000余亩、产值各超百亿元的现代化产业集群。
中片生态旅游区,规划打造4.78平方公里的龙门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市民印象最深的风车群、千亩油菜花基地便位于此处。
南片城市核心区,重点建设现代商业商务集聚区、外商投资产业基地、上市企业总部基地等,从而打造成为集商住、商贸、工业于一体的新城综合体。目前本地的爱仕达公司已经购地,整体迁入东部新区,其他两家上市企业已签订了投资意向,台湾义联集团、新加坡丰树集团、瑞士欧瑞康公司等外资大项目也在洽谈中。
再过几年,东部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沿海高速到上海只需4小时、宁波1.5小时;75省道到椒江只需25分钟;81省道复线到温岭市区只需25分钟……这几条大动脉与东部新区内“三纵八横”、“四纵六横”共100公里道路框架一起,将促成新区经济的高速运转。
市委常委蒋招华从区域长远发展的高度描绘了东部新区的产业定位及产业布局:“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规律来看,工业化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离开了工业支撑的三产服务业不过是空中楼阁。温岭要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必须建一个实体经济的大平台。东部新区正是肩负着这样一个重要历史使命。按照规划,整个东部新区建成后,人口集聚将达到12万,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作为我市发展的新平台,在经济总量上将与东部‘四镇’一起再造一个新温岭。”
蒋招华介绍说,作为产业新城,东部新区将成为产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的一个战略平台。即力图改变产业“低散小”现象,注重资源的有效利用,产出率要高于一般的工业园区;同时,围绕泵与电机、汽摩配、机床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4个产业,把每个产业都培育形成产值超百亿且富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这是温岭未来竞争力之所在。
招商选资:科学评估创模式 主攻招大引强
走进温岭企业家周鹤铭位于箬横镇朝西工业区的紫光电器有限公司,占地7亩的厂房显得特别拥挤。
从1997年创办企业开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每过几年,周鹤铭的厂房就要新增几个车间。为此,原本不大的厂区已被建筑“填”得满满当当。2009年,周鹤铭的厂区彻底挖不出“潜力”了,于是他萌生了寻找土地扩建厂房的念头。“周边都看过,没有合适的。”为此,周鹤铭又跑了上海、武汉、宜昌等地,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地点。生产迫在眉睫,怎么办?
就在他最焦虑的时候,东部新区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突然有了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本地企业还是在家乡发展最有生命力。”4个月后,他即与东部新区签订协议,买了40亩土地。
“东部的发展环境非常好,交通优势、区位优势很明显。”周鹤铭与入驻东部的几位企业老总不谋而合。“从发展格局看,温岭的未来是往沿海方向发展,所以东部新区是比较理想的发展空间,今后的空间很大。”台州清华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说。作为一家装备制造企业,他认为,东部新区的集聚效应更有利于企业的创新、发展。“通过集聚,可以进行产业联姻,形成产业链。”
东部是一块沃土,令众多企业家心向往之。
但是,并不是所有买得起土地的企业都能收到东部新区的“橄榄枝”,企业发展前景和产业导向是东部的选资硬指标。
东部首创了严格的《招商项目评估办法》,真正实现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仅项目条件就有4项,包括节能降耗、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和各类强制性指标等。“像一些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我们是谢绝他们进入东部的。”市政府党组成员、东部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卢茂良说。《评估办法》还要求企业需同时达到“规模上、税收100万元或亩均税收20万元以上”两个条件。
“为保证选资的公正性,我们招揽专家型人才组建了招商评估专家库,每一个项目都要进行评估打分。”卢茂良介绍,专家们针对产业、产值、税收、设备、能耗等12个指标进行量化评估,然后对重点工业企业、科技型企业、配套性企业分类别打分。评估得分在60分以上且通过论证的项目才可以复审。
到目前为止,东部新区已有95家企业报名入园,最后50家企业通过审核,已落地企业20家,用地1946亩,还有12家企业近期需安排用地1138亩。
企业开工:时不我待争朝夕 岂不快马加鞭
土地就是资源,闲置一天都是浪费。企业家们的开工热情像火焰一样在东部新区的热土上燃烧着。
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周鹤铭40亩土地的厂房正在加紧建设。即使这样,他还是等不及。“我在东部中小企业孵化园区租了7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投放了两条生产线,现在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了。”周鹤铭说,“我天天在促新厂房建设,等完工后,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预计年产值可以达到10个亿。”
浙江联合齿轮有限公司的工地,几个月前还是打桩机轰鸣,现在已盖起了两层厂房。“我们完成了总工程量的80%,整个厂房建设预计在春节前完工。”曾参与过三峡工程的项目经理杨加强一脸自豪。“新厂房建设速度很快,明年下半年一定能投产。”联合齿轮总经理林冬明说,合约规定是在2014年6月前投产,“差不多提前了半年!”
今年8月29日,温岭森林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年产2.5亿只(套)纸箱技改项目和浙江大鹏机械有限公司年产50万套汽车螺旋齿技改项目同时开工。
北片污水处理厂、东部新区第一小学、东部新区第一幼儿园3个基础设施项目也开始破土……
我市今年50个重点工业项目中,东部新区就占了20个;温岭10个台州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中,东部新区占了4个。
打桩机的轰鸣声、开工的礼炮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如此高效率的背后是东部新区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服务。对于每一个项目,东部新区的管理人员会比业主还“操心”。签约后,他们和业主的手机就都没“消停”过:“什么时候开工?”“进度怎么样?”这样的询问和现场踏勘几乎每天都在发生。
为了鼓励企业的建设积极性,东部新区还出台了丰厚的奖励:按照合约规定期限,企业每提前一天完工,每亩地就奖励100元,提前得越早,奖励也就越多。
抓开工、促投产成了东部新区管委会和入驻东部企业的共同目标。东部好热闹,东部好景象!
转型升级:自主创新主阵地 精英逐鹿前沿
“转型升级”、“自主创新”是东部人说得最多的词汇。念叨它的,不仅有政府官员,还有众多的企业家。
新区中小企业孵化园里的“科技创业园”是温岭高科技企业的“天堂”。企业只要通过管委会和科技局的联合评审,就能获得科技局的房租全额补贴。也就是说,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免费!
温岭风云机器人有限公司是首批进驻“科技创业园”的3家企业之一。“我们公司主要生产机器人的焊接手臂。”总经理倪鹏说,原先在淋川的老厂只有400平方米的生产面积,东部新区为他们提供了1200平方米的免费厂房,“更多的资金可以用来研发新技术。下一步,我打算生产机器人的‘眼睛’——视觉系统。”倪鹏充满信心地说,今后产品一定要走出国门。
“现在,我们正在开发节能40%的节电型变压器。”浙江紫光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鹤铭说,“东部新厂将是我们公司产品、管理等全方位转型升级的主阵地。”
联合齿轮总经理林冬明介绍:“东部新厂的设备全部用的是美国格里森系列,生产出来的新型齿轮,噪音将比原来降低10分贝左右。”他分析,如今经济低迷,正是抓开工、扩生产、促转型的好时机。
高科技、低能耗、环保……东部新区,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温岭工业转型的“核聚变”。预计到“十三五”期末,这里将实现工业产值500亿元,税收30亿元。
产城联动:
“邻里中心”入驻 慢行城市生活
规划和建设东部新区不再是以往建一个工业区那么简单,而是要求产业与人居、产业与自然构成产业与城市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产业和城市才是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的。”蒋招华常委这样认为。在东部新区,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在温岭从未有过的新的城市元素:
“邻里中心”,一个时髦而又温馨的名字,它是东部新区借鉴新加坡工业园区生活配套模式而建的,里面包括餐饮、网吧、邮政、银行……甚至火车票代售和水电费代缴,都能在这里实现。今后,东部每隔1公里就会设置一个“邻里中心”,最大的一个投入了5000万元,命名为“千禧”,总建筑面积达2万平方米,着手“餐饮、超市、银行、网吧”等覆盖12项生活基本功能的招商,基本可以满足那些80后现代产业工人8小时以外的生活需求。
“慢行系统”,它一般只在大城市里出现,在东部,已经建成8公里。松航中路两旁非机动车道及透水砖铺成的人行道整齐划一,其间由一道低矮的绿化带隔开。将来东部新区的主干道路都建有慢行系统。部分自行车道与机动车道还将采用立交道路,不但可以确保骑车安全,还不用等红绿灯。东部的道路多临湖临海,设想未来的产业工人们上下班,骑行在风景中,那是何等的惬意。
“生态化的排水系统”,就是雨水通过生态系统处理,并使用明沟排放。目前绝大多数城市主要采用地下排水体系,导致地面雨水中的沉积物、污染物、建筑施工的泥浆大量淤塞管道,影响了泄洪排水能力。“东部新区规划的生态化排水系统,采用新西兰、美国的‘LID’低影响开发理念,达到城市雨洪防治、雨水初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
“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乘车环龙门湖一周,你会被这里美丽的景色所深深吸引,粼粼碧波之上,到处有白鹭、灰鹭、野鸭在嬉戏觅食;清风徐来,芦苇摇曳,隐约可见三五成群的钓者在专注地垂钓。东部人说,新区已完成《生态基础设施专项规划》,规划了一批不允许开发的生态用地,其中就包括龙门湖生态湿地。龙门湖既作为生态湿地,也是备用水源地。有几千只野鸭、鹭鸟和天鹅在这里栖息繁衍,因此也作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区域。今年下半年,龙门湖已批准为浙江省级湿地公园,5年内将建成国家级湿地公园。
“我们的目标是把东部新区建设成为‘产业新城、品质城市、绿色港湾’,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充分感受到城市对人与自然的尊重和关怀。”蒋招华表示。
一座体现对个体尊重的城,才是创业安居之城。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温岭将在这片热土上实现新的腾飞。